我院教师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发布者:彭陈丽发布时间:2023-06-13浏览次数:12

610-11日,我院教师梁勇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参加译介学新发展圆桌论坛,并作报告。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译介学与翻译话语研究中心主办,在上外松江校区召开,共有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40余位学者参会

为进一步推动译介学以及翻译理论发展,本次会议主要议题包括:1. 译介学本体研究。2. 译介学应用研究。3. 译介学与数字人文。主要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1)译介学与中国文学和文化对外传播;(2)译介学与中国翻译话语;(3)译介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4)译介学与文学接受研究;(5)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大会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进行主旨发言,川外廖七一教授作译介学看晚清民族话语的传播报告,上外宋炳辉教授探讨了翻译文学的多学科意义,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论述了译介学:反思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赵稀方教授以不要忽略香港的翻译文学为主题进行阐发,上外耿强教授提出翻译作为礼物赠予:一种中国文学外译理论建构的设想在稍后的圆桌论坛,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崔峰副教授、上海海事大学何绍斌副教授、浙江大学冯全功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江帆副教授等多位学者相继发言。以上发言前沿性强,内容丰富,论述精彩,引起参会学者热烈的探讨。

(梁勇与参会专家合影)

  梁勇的发言题目为译介学理论应用之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海外译介研究,指出译介学是谢天振教授在其比较文学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创性理论,结合《周易参同契》的英译与传播研究,探讨了译介学理论应用之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海外的译介研究,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成效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论述,提出了译介学的多元应用性跨学科性开放发展性,得到与会师生的好评。

(梁勇作学术报告及论文宣读证明)

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模型(GPT-4)取得新突破,这给如何实践翻译、思考翻译、想象翻译提供了多元的可能以及挑战。面对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译介学同样面临着如何回答翻译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根本性问题,本次会议有利于探讨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推进了新时代译介学的深入研究。